助力新時代統計體系建設
服務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
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新時代統計要服務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。博和利多年耕耘于統計專業這片沃土,堅持統計業務與信息化技術融合研發產品模式,在項目實施中引領各地區、各級政府統計部門始終處于統計改革創新的前端。在新時代博和利將一如既往,繼續:
助力新時代統計理念創新引領 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宏偉藍圖,統計理念將由單純追逐經濟總量、規模、水平、速度,轉到重點反映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上 ;由專注經濟發展,轉到注重節能減排、環境保護、“綠水青山”上;由側重反映總供給,轉向供給側結構改革上;由反映總體實現小康情況,轉到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等。
助力新時代統計工作調整升級 做好正式實施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工作,加大“四經普”成果開發應用,把轄區內戰略新興產業、特色優勢產業、“六新”經濟等結構搞清,把經濟總量搞準,為統一核算和編制十四五規劃提供詳實基礎資料;結合各地實際將國家建立的一系列統計監測制度,進行落地實施;深刻變革統計生產方式,大力推動大數據在政府統計中的應用和政府部門間信息共享等。
助力新時代統計服務提質增效 適應新時代經濟管理重心轉型,統計服務要在監測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、新舊動能轉換、能源消耗與綠色發展以及疫情復工復產經濟監測、貧困監測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等各方面發揮作用。為此,統計部門必須深化統計改革,加快構建新時代統計體系,創新統計監測方法,發揮信息化高效快速反應優勢,真正實現統計在新時代經濟社會管理中的信息、咨詢、監督職能。